騎單車的好處
• 每天單車騎6.4公里的人,比不騎單的人,罹患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低50%
• 經常騎單車的人比不常運動的人身體健康狀況要年輕十歲
• 騎半小時單車約燃燒150大卡熱量,很明顯的單車通勤有益減重
• 經常騎單車會增進肺功\能,尤其當患有支氣管炎或氣喘等毛病時相當有用
• 騎單車是很好的有氧運動,並且不會對關節及肌肉造成過度負荷,對患有關 節炎、體重過 重 或單純的身體狀況不佳等等都很有益處
• 騎單車不會使您的身體過度疲勞,即使年紀老了也可以持續騎
• 經常運動對減輕心理的壓力及防止沮喪有益;騎單車可促使人樂觀
• 健身練體力: 如果持續地、有耐心地一直騎下去,體力只有變好而不會變 差 。
• 終身免繳稅: 在中華民國萬萬「稅」的台灣,很慶幸政府不會對單車徵收 任何稅費,只有自己心甘情願敗家改裝零件的困擾 。
• 永遠免油錢: 除了潤滑油,騎單車的心情絕對不會隨著油價高高低低,想騎多遠就騎多遠,騎多久就騎多久。
• 不擔心臨檢: 不管是在白天或晚上,當遇到條子伯在路上設臨檢站,不論是酒測或例行性行駕照盤查,都輪不到我的份,因為我騎單車。
• 享受獨樂樂: 享受只有自己與單車的時刻,是很特別的感覺,不過也很期待參予車隊的出遊。
• 機動性更強: 即便是機車,也有無縫可鑽的時候,而此時更突顯了單車的機動性能,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,人行道、羊腸小徑、公寓巷弄,靈活度堪稱一流。
目前就先想到這些了,或許等騎了更長的時間,會有更多新的體會也不一定。
一、走路和騎單車的身體變化比較
1. 心跳數 - 很接近,差異極小
2. 熱量消耗 - 若以平均每分鐘的熱量消耗,則兩者的熱量消耗是差不多的。
兩者的數據很接近,但相對來說,騎單車來得輕鬆很多。 (因為速度較快,感覺有風,體溫容易下降,不會感到疲倦。 )
雖然,感覺騎單車比較輕鬆,但以心跳數的變化來說,騎單車的心跳變化較大。
心跳變化愈大,表示身體的負擔愈大,所以運動量較大。
所以,騎單車的好處是,感覺很輕鬆,但身體的運動量卻能很快達到!
二、騎單車的重要發現
實驗發現:
步行 - 小腿肚的肌肉
單車 - 大腿的肌肉、腸腰肌(髂腰肌 )
大腿的肌肉主要作用,乃在支稱體重和舉起腳步,所以,一定得好好鍛練才行。
大家不熟悉的腸腰肌,其作用也是在支撐身體,但其重要性卻不輸大腿肌,因為,若腸腰肌衰弱,人就無法久站,容易臥病在床。
鍛鍊腸腰肌的運動,除了騎單車以外,另一個運動就是爬樓梯。
但是,爬樓梯會讓膝蓋承受全身的重量,對老年人並不適合,所以,老年人若要訓練腸腰肌,還是以騎單車最適合。
三、利用小斜坡來做肌力訓練
肌力訓練在最近的研究發現,必須要用到自己本身最大肌力的 30% 以上,才能提升肌力。
沒有達到此程度的肌力訓練,肌肉還是會有衰弱的可能。
那騎單車要如何做才能運用到自己本身最大肌力的 30% 呢 ?
Ans.: 經實驗發現 1.25% 的斜坡,騎 50 公尺便可達到。
四、騎單車可以讓血管變年輕
運動後,血液的流動速度加快,就會產生一氧化氮,一氧化氮的功用,就是可以讓包圍在血管周圍的肌肉變得柔軟。
血液的流動速度愈快,產生的一氧化氮也愈多。
實驗發現,騎單車可以讓血液的流動速度加快十倍。 所以,有血管方面疾病的朋友們,可以考慮騎單車來改善血管喔!
五、專家的建議
健走和騎單車,都是有氧運動,都能讓血管變年輕、減肥和預防生活習慣造成的疾病,但是,健走卻不太能提升肌力。
要騎多久的單車才能讓血管確實變年輕呢?
專家建議 -
40 歲 一週要騎 160 分
50 歲 一週要騎 150 分
60 歲 一週要騎 140 分
一、強化心肺功能-
姿勢優雅,運動傷害低,雙腿不斷畫圓,反覆踩踏,訓練四肢協調平衡,只要掌握,不要讓個人的循環系統、呼吸系統負荷過大(心跳不要太快、呼吸不大喘)就能夠達到健康的效果。肺活量增加,促進新陳代謝,增強免疫力。
二、騎車行真享「瘦」-
騎單車,是一種緩和不激烈的運動,但可以長時間騎乘,而不覺得累,持續性,消耗大量熱量,消耗脂肪轉化成動力的來源,達到減肥的目的。
三、舒解工作壓力-
中樞神經傳導,刺激活絡感官,放鬆神經系統,可以自己決定如何騎、到哪裡?騎多快、騎多遠、騎多久?和誰騎?是一項具有自主性的運動。憂鬱、煩躁、失眠、腰痠背疼,現代文明人通病都可獲得改善,比吃藥更有療效。讓您神清氣爽、精神奕奕、容光煥發,工作更有效率,體驗生活的喜悅。
四、休閒娛樂-
在花開芬芳飄送的季節,伴隨家人或同好,透過自己的踩踏律動,情緒抒發奔騰,一同上山下海,藍天綠地任您敖遊。
踩著夕陽的餘暉,讓微風吹拂臉上,在漁人碼頭岸上凝看海天一色,晚霞金光四射,光影變化萬千,感嘆大自然的美,遠處漁火星光點點,親密家人相互依偎,不再尖銳衝突,幸福感湧上心頭。與同好挑戰山林,深入崇山峻嶺,層巒疊翠、林木蓊鬱參天,蟲鳴鳥叫,空氣冷冽清新,芬多精洗禮,頭腦為之清醒,林道陡坡,踩得人仰車翻,上氣接不了下氣,雙腿僵硬腰痛如麻,汗如雨下,躺在地上,大口喘氣,瞬間得到解放這也是另類快樂。
五、深度旅遊-
您對旅遊的回憶,僅僅是車窗外的浮光掠影嗎?您是否期待更深入感受自然的魔力?深入探索自然生態,深刻體驗部落人文及知性之美,騎車旅遊,您可以遠離文明聲光幻影、車水馬龍喧囂,和污濁的空氣。用不同交通工具旅遊,也可拜訪白雲的故鄉,品嘗茶及水蜜桃芳香,訴說大溪、三峽、鶯歌老街過往歷史,凡是用雙腳踩踏過的,必留下深刻美麗的足跡。
六、環保-
「在都市,我不開車(In town,without my car)」的概念起源於法國,在歐洲推行相當成功。活動起因於目前交通工具當中,在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,私人小汽車就佔了40%,為降低交通阻塞,減少空氣污染,及交通運輸所衍生的疾病和噪音問題,並將目前的旅運工具轉型為更有效率而清潔的運輸模式,率先推動許多都市易行及永續方面的課題及活動,推行922國際無車日運動,提出三個共同主題:
1.大眾運輸日
2.腳踏車日
3.生活化街道/綠色化街道日
- Mar 24 Tue 2009 18:30
騎單車的好處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